2018年显示屏产业发展五大趋势 OLED电视比量子点更受欢迎
导读:大家都知道,年显半导体产业的示屏势O视比发展带动应用终端的体验升级,相关元组件技术得到很大提升。产业面板作为大多数应用终端必不可少的发展部件,面板的大趋D电技术规格演进和供需状况也受到了大多数应用终端厂商的高度关注。WitsView认为,量点中国的更受面板产业将持续为中国的科技产值提供一方之霸的贡献。同时,欢迎WitsView从五大关键趋势出发,年显分析了2018年显示屏产业发展状况。示屏势O视比

大尺寸面板产能充足,产业2018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发展状况将得到改善
可以说,2017年大尺寸面板什么都缺,大趋D电就是量点不缺产能。WitsView表示,更受2017年大尺寸面产能扩充非常积极,一共有3条新的产线+2条产线的扩充。而2018年,产能依然非常充足,并将新增京东方10.5代以及中电集团8.6代与8.6+三条产线。
针对大尺寸面板的供需状况,2018年全年供过于求比为8.5%,比2017年增加2.5%。值得注意的是,在不计算减产的情况下,2018年Q1的供需比高达14.9%,供需失衡状况相对严重,主要原因在于Q1是传统行业的淡季,而Q2的供需比将相对趋缓,但还是高达9.5%。WitsView认为,最快也要到2018年Q2底和Q3之间,需求才会回升,所以2018年下半年大尺寸面板的供需会相对平衡。
到2020年,全世界至少有4-5条10.5代产线
据WitsView数据,目前规划中的10.5代产线非常多,2018年Q1,合肥京东方便将开出中国第一条10.5代产线,这也是全球第一条10.5代产线,因此备受瞩目。紧接着,在2019年,国内的华星和韩LG都会启动第一条10.5代产线;此外,鸿海和夏普在广州的产线也会在2019年进入10.5代。
同时,京东方11月会在武汉宣布第二条10.5代产线的动土,预计到2020年也会加入市场供给的行列。换言之,到2020年,京东方旗下至少有2条10.5代产线,而全世界至少有4-5条10.5代产线。值得注意的是,10.5代面板大小是8.5代的1.8倍,怎么去消化产能是未来业界必须去解决的课题。
在产能占比方面,2017年,10代以上产能占比非常小,只有3%,主要的产能贡献还来自于8.x,主要是8.5代,产能占比达58%。随着2018年10.5代陆续加入这个市场,预估到2020年,全球 10.5代的产能大概会达到14%的占比,恐挤压6代与7.x代的生存空间。
在各区域面板产能市占方面,WitsView表示,2017年,产能占比最大的是韩国,第二是台湾地区,第三是中国大陆。预计到2018年,中国大陆厂商会以32.5%的市占比拿下全球第二大产能的液晶面板区域。此外,随着京东方、华星10.5代液晶面板产线的开出,预计到2019年,中国大陆会以37.4%的占比拿下全球大尺寸面板的冠军宝座。
10.5代主要有两个关键的产品,一个是8面取的65寸,另一个是6面取的75寸。相对于75寸,65寸的产品离我们更近。2015年,台湾厂商因6代线两切的优势占据整个65寸的市场工艺,但是随之韩厂商就以8.5代混切方式(65寸+32寸)掌握 65寸面板的主导权。
目前,大陆厂商还没有崭露头角,但是在10.5代加入之后,预估到2020年,整个65寸供给会出现很大变化,首先,京东方就一家厂商的供给占比会达到24%,再加上华星的8%,大陆厂商会占据三分之一的65寸工艺市场,所以不止是产能上领先,中国大陆在大尺寸、大世代的供给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

目前在高端电视中,OLED比量子点更受欢迎
2017年,OLED电视的出货达150万台,明年在LGD持续扩产的前提下,出货上看240万台,渗透率可望首度突破1%。但是,量子点电视的出货可能只有125-130万台,换言之,在高端电视的竞争中,量子点相较于OLED败下阵来。
WitsView认为,其实领头羊的角色永远是最重要的。量子点的领头羊是三星,但是三星2017年下半年在策略上有非常大的转变,三星放弃了没有销量的产品,反而把出货的重心放到中阶但是起量的产品。因此,三星在量子点的资源减少了,自然减少了整个量子点包括 TCL、海信在量子点上的关注程度。
那么,未来量子点和OLED之间的竞争态势是怎样的呢?
WitsView认为,从短期来看,特别是2018年,OLED因为稀缺,在高端电视市场依然维持一定的竞争力。但是,OLED在电视市场面临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挑战:一是目前OLED在全球只有LGD一家供应商,这使得很多客户不敢去启动OLED面板电视的计划;二是液晶电视降价有限跟面板的价格脱离不了关系。因此,OLED明年如果要维持240万-250万的出货,必须在终端的售价上作出牺牲,但这样的压力最直接的会反馈到LGD身上,因为客户会要求他们在OLED面板上做一个降价;第三个挑战也是最大的问题,一年150万台的出货在全球的占比只有0.7%,相对于液晶面板电视,仍然是一个占比很小的利基市场,他很有可能被剔除在整个行业之外。
反观量子点电视,是不是因为三星策略的转换就完全没有希望了呢?WitsView认为,实际上也不是,第二代的量子点电视(QDCF),即QD量子点材料跟现在的液晶屏上的彩膜做结合,可以降低整个量子点的成本,最快2018年下半年会在面板端放量,然后产品的量产可能需要等到2019年下半年。

AMOLED在智能机市场持续蚕食,柔性AMOLED将取代硬性AMOLED
OLED在小尺寸上的投资非常积极。WitsView表示,小尺寸OLED产能的扩产热度持续维持不赘,预计2018年产能将比2017年增加55.3%。2015年到2020年间,小尺寸AMOLED产能的年复合成长率高达37.2%。小尺寸OLED产能的扩产上,除了Samsung Display持续积极应对外,LGD也因为主要客户Apple采用风向的改变而转趋积极。大陆包含京东方、天马、国显等厂商接下来也将扮演产能推升的关键角色。此外,考量资金与市场竞争,日本跟台湾厂商在OLED的投资上显得十分保守。
同时,WitsView认为,今年在iPhone X的推出激励下,搭载AMOLED面板的iPhone比重为 20%。随着AMOLED面板供给量的提高,预计苹果最快能在2020年将所有的iPhone转至AMOLED阵营。
据悉,samsung Display今年独占iPhone AMOLED面板的供应。LGD积极投资柔性AMOLED产能,预计2018年能开始对Apple供货。由于技术与产能独步全球,WitsView预估即使到了2020年,Samsung Display的供货比重还是超过一半。
WitsView认为,开拓AMOLED面板供应商将是持续是苹果未来几年的重要课题,除了韩系厂商外,日系甚至中系厂商都可能加入AMOLED对iPhone的供给行列。苹果会选择谁会做下一个柔性 OLED 的供应商呢?WitsView提出了四个指标给大家参考,分别是企图心、充足的资金、关键设备的取得(世界一流的蒸镀设备)、现有业务的合作。
此外,WitsView表示,AMOLED在智能机市场持续蚕食,2017年渗透率为28%,预计到2020年会攀升至43%。考量产能扩充的方向以及规格的独特性,柔性AMOLED将是未来几年渗透推生的主力,其占比将从今年的28%提升到2020年的61%,硬性AMOLED很有可能被淘汰。
2017年第4季度18:9面板倾巢而出,并将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可以说是全面屏的元年,但是元年通常也会出现很多的状况。WitsView表示,今年最大的状况是全面屏的手机屏幕供给都要集中在2017年Q4。同时,这也衍生了两个问题,Q3已经有厂商推出全面屏面板,从而因比较高的单价在市场上取得较高的利润,但是一旦进入Q4,各主要面板厂的18:9面板倾巢而出,使之进入标准化的轮回,届时18:9与16:9的面板价格竞争将越趋激烈。
最后,WitsView表示,随着面板供应限制逐步解除,2018年18:9渗透率上看36%,未来18:9面板将维持高速成长的趋势,预估至2021年占比达8成以上。希望届时能刺激到已经趋于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

大尺寸面板产能充足,产业2018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发展状况将得到改善
可以说,2017年大尺寸面板什么都缺,大趋D电就是量点不缺产能。WitsView表示,更受2017年大尺寸面产能扩充非常积极,一共有3条新的产线+2条产线的扩充。而2018年,产能依然非常充足,并将新增京东方10.5代以及中电集团8.6代与8.6+三条产线。
针对大尺寸面板的供需状况,2018年全年供过于求比为8.5%,比2017年增加2.5%。值得注意的是,在不计算减产的情况下,2018年Q1的供需比高达14.9%,供需失衡状况相对严重,主要原因在于Q1是传统行业的淡季,而Q2的供需比将相对趋缓,但还是高达9.5%。WitsView认为,最快也要到2018年Q2底和Q3之间,需求才会回升,所以2018年下半年大尺寸面板的供需会相对平衡。
到2020年,全世界至少有4-5条10.5代产线
据WitsView数据,目前规划中的10.5代产线非常多,2018年Q1,合肥京东方便将开出中国第一条10.5代产线,这也是全球第一条10.5代产线,因此备受瞩目。紧接着,在2019年,国内的华星和韩LG都会启动第一条10.5代产线;此外,鸿海和夏普在广州的产线也会在2019年进入10.5代。
同时,京东方11月会在武汉宣布第二条10.5代产线的动土,预计到2020年也会加入市场供给的行列。换言之,到2020年,京东方旗下至少有2条10.5代产线,而全世界至少有4-5条10.5代产线。值得注意的是,10.5代面板大小是8.5代的1.8倍,怎么去消化产能是未来业界必须去解决的课题。
在产能占比方面,2017年,10代以上产能占比非常小,只有3%,主要的产能贡献还来自于8.x,主要是8.5代,产能占比达58%。随着2018年10.5代陆续加入这个市场,预估到2020年,全球 10.5代的产能大概会达到14%的占比,恐挤压6代与7.x代的生存空间。
在各区域面板产能市占方面,WitsView表示,2017年,产能占比最大的是韩国,第二是台湾地区,第三是中国大陆。预计到2018年,中国大陆厂商会以32.5%的市占比拿下全球第二大产能的液晶面板区域。此外,随着京东方、华星10.5代液晶面板产线的开出,预计到2019年,中国大陆会以37.4%的占比拿下全球大尺寸面板的冠军宝座。
10.5代主要有两个关键的产品,一个是8面取的65寸,另一个是6面取的75寸。相对于75寸,65寸的产品离我们更近。2015年,台湾厂商因6代线两切的优势占据整个65寸的市场工艺,但是随之韩厂商就以8.5代混切方式(65寸+32寸)掌握 65寸面板的主导权。
目前,大陆厂商还没有崭露头角,但是在10.5代加入之后,预估到2020年,整个65寸供给会出现很大变化,首先,京东方就一家厂商的供给占比会达到24%,再加上华星的8%,大陆厂商会占据三分之一的65寸工艺市场,所以不止是产能上领先,中国大陆在大尺寸、大世代的供给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

目前在高端电视中,OLED比量子点更受欢迎
2017年,OLED电视的出货达150万台,明年在LGD持续扩产的前提下,出货上看240万台,渗透率可望首度突破1%。但是,量子点电视的出货可能只有125-130万台,换言之,在高端电视的竞争中,量子点相较于OLED败下阵来。
WitsView认为,其实领头羊的角色永远是最重要的。量子点的领头羊是三星,但是三星2017年下半年在策略上有非常大的转变,三星放弃了没有销量的产品,反而把出货的重心放到中阶但是起量的产品。因此,三星在量子点的资源减少了,自然减少了整个量子点包括 TCL、海信在量子点上的关注程度。
那么,未来量子点和OLED之间的竞争态势是怎样的呢?
WitsView认为,从短期来看,特别是2018年,OLED因为稀缺,在高端电视市场依然维持一定的竞争力。但是,OLED在电视市场面临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挑战:一是目前OLED在全球只有LGD一家供应商,这使得很多客户不敢去启动OLED面板电视的计划;二是液晶电视降价有限跟面板的价格脱离不了关系。因此,OLED明年如果要维持240万-250万的出货,必须在终端的售价上作出牺牲,但这样的压力最直接的会反馈到LGD身上,因为客户会要求他们在OLED面板上做一个降价;第三个挑战也是最大的问题,一年150万台的出货在全球的占比只有0.7%,相对于液晶面板电视,仍然是一个占比很小的利基市场,他很有可能被剔除在整个行业之外。
反观量子点电视,是不是因为三星策略的转换就完全没有希望了呢?WitsView认为,实际上也不是,第二代的量子点电视(QDCF),即QD量子点材料跟现在的液晶屏上的彩膜做结合,可以降低整个量子点的成本,最快2018年下半年会在面板端放量,然后产品的量产可能需要等到2019年下半年。

AMOLED在智能机市场持续蚕食,柔性AMOLED将取代硬性AMOLED
OLED在小尺寸上的投资非常积极。WitsView表示,小尺寸OLED产能的扩产热度持续维持不赘,预计2018年产能将比2017年增加55.3%。2015年到2020年间,小尺寸AMOLED产能的年复合成长率高达37.2%。小尺寸OLED产能的扩产上,除了Samsung Display持续积极应对外,LGD也因为主要客户Apple采用风向的改变而转趋积极。大陆包含京东方、天马、国显等厂商接下来也将扮演产能推升的关键角色。此外,考量资金与市场竞争,日本跟台湾厂商在OLED的投资上显得十分保守。
同时,WitsView认为,今年在iPhone X的推出激励下,搭载AMOLED面板的iPhone比重为 20%。随着AMOLED面板供给量的提高,预计苹果最快能在2020年将所有的iPhone转至AMOLED阵营。
据悉,samsung Display今年独占iPhone AMOLED面板的供应。LGD积极投资柔性AMOLED产能,预计2018年能开始对Apple供货。由于技术与产能独步全球,WitsView预估即使到了2020年,Samsung Display的供货比重还是超过一半。
WitsView认为,开拓AMOLED面板供应商将是持续是苹果未来几年的重要课题,除了韩系厂商外,日系甚至中系厂商都可能加入AMOLED对iPhone的供给行列。苹果会选择谁会做下一个柔性 OLED 的供应商呢?WitsView提出了四个指标给大家参考,分别是企图心、充足的资金、关键设备的取得(世界一流的蒸镀设备)、现有业务的合作。
此外,WitsView表示,AMOLED在智能机市场持续蚕食,2017年渗透率为28%,预计到2020年会攀升至43%。考量产能扩充的方向以及规格的独特性,柔性AMOLED将是未来几年渗透推生的主力,其占比将从今年的28%提升到2020年的61%,硬性AMOLED很有可能被淘汰。
2017年第4季度18:9面板倾巢而出,并将保持高速增长
2017年可以说是全面屏的元年,但是元年通常也会出现很多的状况。WitsView表示,今年最大的状况是全面屏的手机屏幕供给都要集中在2017年Q4。同时,这也衍生了两个问题,Q3已经有厂商推出全面屏面板,从而因比较高的单价在市场上取得较高的利润,但是一旦进入Q4,各主要面板厂的18:9面板倾巢而出,使之进入标准化的轮回,届时18:9与16:9的面板价格竞争将越趋激烈。
最后,WitsView表示,随着面板供应限制逐步解除,2018年18:9渗透率上看36%,未来18:9面板将维持高速成长的趋势,预估至2021年占比达8成以上。希望届时能刺激到已经趋于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
《燧石枪:黎明之围》开场25分钟实机演示视频分享2024-07-21 11:19:02编辑:柒柒 《燧石枪:黎明之围》是一
...[详细]
-
微硬无盘Xbox One S的订价战建设细节已被Winfuture.de饱漏。“齐数字版”XboxOne S将真现微硬最后的Xbox One愿景,即仅依托数字媒体并需供宽带连接去获得游戏内容。该设备的
...[详细]
-
一个疑似UFO的黑色圆环出现在俄罗斯莫斯科上空视频:一个疑似UFO的黑色圆环出现在俄罗斯莫斯科上空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环球网实习编译:许陈圆):英国《镜报》12月27日报道,12月23日,俄
...[详细]
-
美国鸟类学家在密歇根州拍到类似雪人大脚怪)的不明生物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美国鸟类学家拍下一个类似传说中的雪人的生物。此事发生在2016年美国密歇根州,鸟类学家为了观察鹰的巢穴,在树上安装了摄像
...[详细]
-
最近冒险家商栈2放出了新的游戏消息,这款游戏预计在4月底上线,游戏向玩家展示了丰富的功能玩法,并且还加入了各种武器道具,以及多人模式等等,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多多关注一下。独立游戏开发商Strange F
...[详细]
-
来日诰日4月10日)第一张乌洞照片正式公开,激收了天下范围的乌洞下潮,闻名的日本游戏建制人小岛秀妇也是此中一员。来日诰日小岛秀妇收推讲,本身来日诰日早晨看到乌洞照片后镇静天一早出睡着,掉眠没有会影响到
...[详细]
-
世嘉民专:NS版《运气石之门:细英》出有简中为BUG 4月中旬完成建复
本日,世嘉民圆微专便NS版《运气石之门:细英》出有简体中文一事停止了正式问复,称该做本去设定应是能切换繁体中笔墨幕与简体中笔墨幕,但果游戏弊端,才产逝世了出法普通隐现简体中笔墨幕的状况。古晨BUG建复
...[详细]
-
英国30年超百万真体游戏销量 GTA FIFA COD三分齐国
英国贸易机构UKIE,远日停止了记念30年去各种止业销量的颁奖活动,此中便包露了英国30年去销量超百万的真体游戏,闻名研讨机构Gfk便放出了详细数据,该数据只支了正在一个仄台上销量过100百万的游戏,
...[详细]
-
一只小鼹鼠(mole)在一棵大橡树下安家。小鼹鼠喜欢春天的橡树。春天的大橡树收回许多许多嫩绿的芽。冬天的积雪融化了,大橡树周围的泥土湿润润的,大树收回一阵阵好闻的春天的气息。这时,小鼹鼠会爬出洞来,对
...[详细]
-
《复恩者联盟4》英国天区将于4月25日上映,远日“众姐”约翰逊斯嘉丽表态《复联4》英国影迷见面会,一身乌拆,细干而没有掉性感。
...[详细]
热点阅读

爱吹牛皮的斑点狗的故事
绘风浑爽新奇 PSVR新游《纸片家兽》2019年内推出
《超等龙珠豪杰:天下任务》进级将删减新卡战任务
齐仄易远等候!《新樱花大年夜战》最新配角设定图战声劣感止公布
《月圆之夜》S4团建第二战来袭,看主播再度对决
